我们目前的教育竞争是一个什么状态?未来我们的民办教育在面对这些竞争,应该做如何反应?
首先,我们看竞争的定义。竞争是为了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个体或者群体之间力图胜过或者压倒对方的心理活动或者行为活动,这是社会心理学对于竞争的定义。其实竞争在经济领域里面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经常讲市场竞争,但是在其他社会领域里面,不管教育、卫生,还是其他行业里面,包括军事同样存在竞争。高等教育是不是具有这种竞争性呢?可以说,在1980年代之前,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里根总统在搞新自由主义之前,除了美国等极少数国家之外,大多数高等教育都是具有政府垄断性的,尤其欧洲大陆高等教育具有政府垄断性。那么,在新自由主义、新公共管理主义特别强调绩效、问责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包括我们的传统的国家,我们的转轨的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及有好几方面的因素叠加,包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还有政府的财政的约束,这么多的人进入到高校里边去,政府是支持不了的,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运行逐渐地拥有了市场的一些特点,比如说竞争,比如说学生有了选择性,比如说价格,比如说去中心化的分散决策,这些都让我们的高等教育具备了市场的一些特点。
怎么理解我们的教育竞争呢?实际上有两个层次:首先是个体。我们讲个体就是学生,学生背后就是他的家庭,个体或者家庭之间的教育竞争,这种竞争是为了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开展的,是在个体之间开展。个体之间开展教育竞争有很多社会学的研究,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人力资本,他们之间开展这种竞争。那么,还有一种竞争就是比较狭义的教育机构之间的这种教育竞争。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办学资源以及声誉,开展的这样的竞争,它不仅存在于公办学校之间,也存在于民办学校之间,甚至存在于国内和国外高校之间。
如果我们来看的话,实际上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依附于个体的教育竞争,它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如果没有个体之间的教育竞争,实际上也不存在教育机构之间的教育竞争。个体之间的教育竞争在中国是非常激烈的,可以说在所有拿筷子的文化中,在这样一些经济体中,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其实都是这样,也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其实都是这样子,它有它特有的竞争逻辑。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受前者的影响,但是它的内涵要更加丰富一些,也是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以及民办学校的老师们更加熟悉的这种竞争。
教育竞争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外国有一些普适性的。比如多元利益主体与目标,我们的学生和老师所追求的,和教育机构所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学生希望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教育机构中的老师希望得到个人的专业发展以及收入,学校希望获得声誉和更好的办学资源,所以它是多元利益主体、多元目标。特别是和企业界相比,企业界的竞争,要么就是在短期内追求一定的利润,要么就是追求市占率。教育竞争是多元利益主体和目标。都有一定的管制性,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有管制性。并且在这种竞争中,个人的选择的成本实际上是非常高的,如果一个个人去选择一所高校,他不可能今天学了这个,像在菜市场买菜一样可以随时退出,所以它有很高的沉没成本。以及市场竞争的一般特点,在这里面都符合。
中国特色的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有很强的计划性,我把它称为中国特色,强计划性,非常强的意识形态性,以及非常强的政府管制性。相信在座的不管是公办学校的老师,公办学校的领导,还是民办学校的领导,其实都可能有这种体会。有句话说说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法国,教育部长早晨一起来就可以知道全法国的学校现在在干什么,是不是在做操,他都知道。在中国我觉得也不会差得太远,这种强的政府管制性有这样的特点。
我感到有点忐忑的是,其实并不存在完全的高等教育市场。如果我们以学费来反映价格信号,这个市场是极度扭曲的,就是我们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收最少的学费,这是绩优主义,而不是那么很好的学校反倒收的是最高的学费。当然从成本分担的角度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说学生和家庭在选择,但是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没得选,所以,厦门大学的邬大光老师提出来,他说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看似具有市场的形式,但是缺乏真正开展自主竞争的舞台,没有充分释放出市场的巨大潜能。我觉得这个判断是非常得精准的。这是教育机构之间的教育竞争。
有竞争就有好处,还有不足,还有它的坏处。我们的理解,竞争一般来说竞争会带来教育的活力。活力就是在一个生态中,一种欣欣向荣的、大家不断奋进的这样一种状态,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目前可以说,如果没有竞争,我们的公办学校是非常缺乏活力的。竞争带来教育活力。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看,竞争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无序,就像我们以前常说的一句话:“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竞争会带来质量的提升。我们如果把学校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的服务者来理解的话,只有提高质量才会吸引更好的生源、更多的生源,带来质量的提升。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这个市场,我们的很多竞争并不是在竞争质量,没有到这个核心,比如说,我们在营销费用上花了很多钱,在这个招生上面花了很多钱,它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就是内在的本质的质量的提升,做的是外围的工作。我相信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大家一个很大的观感就是他们花了太多的钱在营销上面去了,有这种体会。
同样,竞争可以让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受益,如果把教育理解成消费,自然竞争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学生作为消费者会受益;但是可能会让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可能会受损,因为竞争的内容可能不在教育上面。在市场竞争格局中,目前民办高校的位置实际上我感觉还是在非常不利的这种边缘位置的,因为我们是靠学费来滚动发展,和西方一些国家不一样,大量的靠捐赠。但是,仍然在快速发展。这里有一个表格,这个表格最下面这个人是武昌理工学院一个学生,武昌理工学院是原先的独立学院,就是所谓的民办学校,但是却被聘为华为的天才少年,这是全国很少很少能够拿到的。但是,虽然有这种杰出人才培养的有显示度的个案,实际上民办高校总体来说低层次办学这种固有印象是不能够被抹除的。所以,有这种说法,上民办大学就是“花钱买学历”。虽然不是特别的准确,但是说出了人的观感。
民办高校发展的前景实际上是政策影响非常大的,并且当前在面临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这种选择,我们的市场空间一定程度上在丧失,弱化了举办者的信心。信心特别重要,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还有在教育的公益性和营利性之间在反复纠缠,主题词就是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在做探讨。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简短地阐述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就是我们的教育竞争以及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第一,从增量生源竞争到缩量生源竞争,这是未来十年,或者十年之后一定会发生的事;第二,从国内玩家的竞争到全球玩家的竞争;第三,从纯粹的教育机会供给者到教育质量声誉之间的竞争;最后,传统教育要素到新技术搅局者的竞争。
内涵之一是从增量生源竞争到缩量生源竞争。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的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仍然是在增长,尽管我们的总人口在下降,但是仍然是在增加。然后,到了2032年,或者2033年就开始下降了,到2032年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到达峰值,之后就快速减少。如果做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仅仅从人口变化来看,民办高等教育还有大约十年的发展窗口期,在十年里面,可能还可以过得比较舒服,到后面就越来越不舒服,之后一定会进入缩量的生源市场竞争。
进一步考虑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按照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的观点,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学总规模÷18-22岁的年龄组的人口,他认为到达15%进入大众化,到达50%就进入普及化,实际上我们2012年才30%,2021年现在已经57.8%,就是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了。但是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这样一个趋势,进入50%之后,增长率一定会降下来,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普及率的增速一定会降下来。在这个增速降下来的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底部的高校,尤其是民办高等学校。这有一个天花板效应,这是无可避免的。
台湾省90年代大学入学年龄人数是40万左右,实际上2019年高校有171所,大多数是私立高校,每年高考人数现在已经降到15万,所以这是一个产能严重过剩,除一下就知道一个学校平均招不到900人,这样一个趋势。没有人,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还有一些岛内的一些顶尖的高校,更不说私立高校了,因为私立高校大多数靠学杂费来生存,肯定受这个影响,有这个趋势发展,未来1/3的大学都会倒闭。一味迎合市场大量地设立好招生的这种科系和专业,比如企业管理、休闲观光、餐饮旅游这种泛滥的情况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所以很自然的,生源堪忧,岛内的高校日子自然就难过,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对我们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缩量生源竞争下,首先有一个叠加效应,就是政府的政策的风险。公办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如果大幅度增加,就会抢占民办教育的生源。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职教本科的招生规模不低于高职招生的10%。没有设上限,只是设了一个下限,所以这肯定会影响,这是政府政策的风险。还有就业市场的风险,如果在总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学生家庭更不愿意选择民办高校了,因为目前民办高校就业的首要因素就是用人观念、就业歧视、还有社会舆论风险。
内涵之二是国内玩家竞争到全球玩家竞争。城市的中产阶级在壮大,他们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养育观念的引导,还有也不想自己的孩子那么累、那么内卷,所以,他们很多都有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的这种想法。我这里写的是中产阶级的壮大,实际上工薪阶层也在慢慢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像英国这些国家,很多高校具有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战略,明文成书的,还有留学服务的完善。所以我们的留学日益地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像蛋糕一样,蛋糕被国外的高校会切走一部分。全世界的留学生中国的学生占到59.5%。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中国留学生占到第一或第二了。我们选择的更多是他们的优势专业。我们留学的人,在读阶段为中小学阶段目前也在上升。意向留学的就读学校的类型,就是公立学校的普通班、公立学校的国际班,很多学生都有留学的意愿。还有留学目的地,有拓展国际视野、丰富人生经历这几项意愿。有留学意愿的父母的职务,一般员工的比例在逐渐上升,所以留学已经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事情了。这是一个全球化智库做的一个研究,父母在年收入10万-30万之间的大概占到留学生的四成,这是很大多数家庭都可以负担得起。我想民办高校应该化竞争为合作,要拥抱国际化。有的调查显示,实际上目前我们的国际化建设还是有很多很多问题的,有的国际化办学实际上成了海外高校在中国招生的留学中介。
内涵之三,从一个纯粹的教育机会供给的竞争到教育质量声誉的竞争。民办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实际上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过程中实现的,它扮演的是教育财政的补充者和教育机会供给者的角色。2002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15%,进入大众化,2012年是30%,2019年是51.6%,进入普及化。民办教育在这一路高歌猛进,无论是在读生,还是高校的数量。如果从民办高校的这个产业的研报可以看到,这几家主要的民办高校的市占率,前四个加在一起也只有3%左右,这是一个高度分散竞争的这样一个市场。一般来说达到30%,前四名占到30%才能够说有一定程度的寡头在里边。所有的市场竞争到最后都会形成一定的寡头竞争这种情况。
从教育机会供给竞争到教育声誉竞争,实际上目前来说如果我们关注宏观政策,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我们的关键词,《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里面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但是,民办高校仍然游离于主流的话语之外,竞争的重心没有放到质量和声誉上。比如严格管理是民办高校的一个优势,但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最佳实践或者创新?我们发挥了办学灵活的优势去做产教融合吗?我们做学情分析吗?我们是有针对学生特殊学情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吗?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没有结合学生的特征开展呢?还有我们的人才培养的增值评价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提供增值。还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如何体现?
德国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是截然分开的,应用科学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实际上我们的民办高校就是在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民办的、私立的应用科学大学从德国的1995、1996年只有很少很少,到后面不断地增加,现在有12.5%的人在民办的应用科学大学里面就读。如果只看新生,只看应用科学大学的话,新生中有1/4都选择了是民办高校,体现了它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它有很多这种教育质量和内涵上的这种优势,比如说,学生群体少,老师指导多,以实践为导向,老师大都来自于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更加灵活,还提供兼职的就读机会等等。尽管他收更高的学费,因为欧洲大陆国家是不收学费的,而有应用科学大学的民办每年收3817欧元的这样的学费,比公办不知道高多少,但是仍然会有学生去选择,所以体现了它的竞争优势。
最后,从传统要素的竞争到新技术搅局者的竞争。传统要素就是生源,竞争他们的数量,竞争他们的质量,还有我们的师资,我们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我们的设施设备等。但是,一些新技术要素可以说成为一种搅局者。打败我们方便面厂商的不是另一家方便面厂商,而是我们的外卖。所以,这些新技术的搅局者一进来过后,可能对我们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像汤敏老师说的一样,对于非程序性的身体技能、程序性的身体技能这个要求都在逐渐地降低,需求在逐渐地降低,但是对于非程序性的认知技能、非程序的非认知技能在逐渐上升。我们的民办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叫Cooking Lecture或者Cooking Lab。我们的教学模式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可能会完全成为一个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产品,这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也是我们应试教育的一种综合征,因为我们强调的是记忆和简单的应用。
目前我们的考试卷大多数都在考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和事实性知识的理解,加在一起占到了40%。我们的民办高校是不是这样呢?因为这里面既有公办高校,也有民办高校,我们低阶思维的评价占据主流,高阶思维难以得到锻炼,培养了很多会解题,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人。所以这是一种替代品的威胁。所以说,新的技术,很多人认为这是对于高等教育是一种赋能,我们要利用好。但是,我的感觉,对于部分的学校来说,可能是降维打击,像《三体》里面所说的一句话一样,“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做几点小结:第一,变化正在发生,当我们今天还在关注我们是营利性,或是非营利性的时候,是不是需要考虑一下未来,仰望一下星空?从学历社会到能力社会,我们如何去面对刚才讲的这四种竞争的内涵的新的变化?同样,民办高校是不是也有营造良性教育竞争生态的义务?刚才很多专家都说过,说可能目前还没有做到。教育竞争一定会回归本质。